top of page
搜尋


踏出步伐,體驗世界──法律系謝育恩
撰文:張翠文 向外出走與拓展視野 法律系的謝育恩同學,因為成大雁行計畫的支持,前往美國新墨西哥州參加「第44屆印地安法律會議」,他告訴我們,一開始想參加雁行計畫是因為學校寄給學生的電子郵件當中有提到此事,而他本身本來就有想要出國留學的念頭,所以想要藉由這個計畫到國外一探究竟...
2021年10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00 次查看
0 則留言
關於她、不分系與專題研究
撰文: 都計系 李浩廷 疫情期間,我們嘗試用Google Meet 採訪,各自身處的距離遙遠,反而讓線上訪談的方式格外輕鬆,雖未曾謀面,卻能像朋友一樣地談吐。 郁婷剛進入成功大學時就讀企管系。出自於對創作與美學的嚮往,她毅然決然轉系至不分系就讀,她認為不分系有修課高度自由,...
2021年8月3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57 次查看
0 則留言


學習跨出舒適圈,轉學生的你
撰文: 政治系 許爾雅 「我覺得在未來擁有兩個以上的專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也期許自己成為這樣的跨領域人才。」從中興轉學到成大、再從歷史系到行銷所,歷史系108級的李宜修學長在大學後的求學生涯有過兩次重大突破,這位健談且和善的學長在追逐目標的路上一直都勇於接受挑戰。...
2021年8月3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371 次查看
0 則留言

在跨領域中找定位 採訪創產所何琬彤
跨領域的初衷 「當初會加入開拓者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本身就很喜歡旅遊,到台灣各地走走看看,看到要把台灣各地景觀變成遊戲很心動。第二個原因則是標榜每個團隊成員都可以在組內嘗試各種不一樣性質的工作,拓展自己不同類型工作的經歷,並且從中找到自己適合或是喜歡的工作類型。第三個原...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4 次查看
0 則留言

一個點所串起來的世界 採訪工資管莊芯瑜
撰文:張翠文 在課程與學習之外 就讀工資管系的莊芯瑜,曾在大一升大二時參加過全國大專院校科技英文簡報演講競賽,那時候她所抱持的想法是要「跳出舒適圈」,挑戰自己以往從未做過的事情,所以在大一英文課吳少方老師的鼓勵之下,芯瑜參加了這個比賽,並且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了吳老師的很多幫...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8 次查看
0 則留言


直覺式的樂觀指引 採訪土木系 黃耀玄
帶著勇氣闖蕩世界 在高中升大學的暑假,黃耀玄報名參加了許多活動,其中包括一個國際青年創業黑客松的活動,連結學生團隊與亞洲新創圈,提升創新創業學習與認知,強化國際創業視野。他們邀請學生去想好幾個不同的創業題目並從中選一。在這個活動中,黃耀玄受到了很多啟發,在升學主義下沒什麼機...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18 次查看
0 則留言


跨領域探索,不只是物理治療 採訪物治系袁苙芸
大學生活短暫,探索專業領域外的精彩 曾就讀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的袁苙芸在大二從生科系轉系到物理治療系時意識到物理治療系學生的大學生活和其他系所的不同,那就是他們只會在成大校內三年的時間,大四那年必須到台灣各地醫療院所實習。為了要把握這短暫的大學生活、探索一些不同領域的事,於...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因緣際會下與跨領域的邂逅 採訪醫學系林韋辰
當機會找上門的時候 2019年,在成大化工系張鑑祥教授及陳宇楓博士的帶領之下,由四位醫學系學生林韋辰、李姿瑩、蔡典均、吳承儒及三位化工系學生楊寶鳳、林妤臻、鄭家昕所組成的成大學生團隊參加於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舉辦的生物分子設計競賽(Biomolecular Design...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0 次查看
0 則留言


有夢想,是件非常美好的事 採訪醫學系 于心婕
對學習抱持熱誠,不忘自己多方探索的初衷 心婕在高中的時候就對跨領域的學習充滿好奇與興趣。高中時,心婕就參加過各式各樣的活動,像是生物學科能力競賽、全國太空達人競賽等等。她曾經到休士頓參加一個為期兩個禮拜的太空營隊,那段期間去參觀了NASA,看到許多的太空人、工程師,以及所有...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6 次查看
0 則留言


領導者不只理事,更理心 採訪不分系史蕓瑄
「我發現到,領導者不只理事,更理心。而我,同時也在理清自己。」第一屆成大不分系畢業的史蕓瑄思酌幾秒鐘後,笑著說。她臉上帶著笑容、談語間有著溫柔而堅定的字句,她一步一腳印地從第十六屆飲品社社長、開創校園酒吧、成大學生會 24th...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40 次查看
0 則留言


社會本來就是跨領域的 採訪都計系余政澤
曾就讀成大都市計畫學系的政澤,由於觀察到高中生的生活型態難以了解大學科系的實際樣貌,在大學時期曾多次參與大學生活體驗營,希望藉由營隊能夠幫助高中生對大學生活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從一開始的活動部員到活動部長慢慢累積經驗,政澤最後擔任了總召集人的職位。...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 次查看
0 則留言


轉彎並非繞路 採訪中文系賴威錡
撰文:張翠文 由「不同」交織而成的道路 中文系、IBM實習和應用數據科學碩士,看來領域相差甚多,卻在威錡身上有了交集。大學時期就讀中文系的威錡向我們說,最初他想要讀的科系並非中文,而是從醫學、商科最後兜兜轉轉才到了中文系,在科系選擇的轉換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是與家庭的爭吵與革...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9 次查看
0 則留言

嘗試得以飛更高有自信 採訪台文系郭亭秀
在採訪郭亭秀時,她堅定的眼神底下,卻坦白—她曾是一個不自信的人。她沉醉於文學,卻走上目前金融產業研究;她曾徬徨於職涯發展,因此決定任何機會都去嘗試;她不是天生就感到自信的人,卻能在各大場合表現得神色自若。因為,她知道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為一個自信、有能力的人,她的想法才能...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9 次查看
0 則留言


乘載著夢想藍圖的無人機 採訪航太所 陳恆燈
擎壤科技公司的誕生 大學畢業,參觀完多間實驗室之後,陳恆燈選擇到成大航太所攻讀碩士,鑽研無人機技術。陳恆燈分享到,其實他腦中常常都會迸出很多各式各樣的想法,剛好研究室那時候在研究市場需求,於是想到可以將無人機與農業作結合運用,如此可以來解決一些問題。「我們那時候在研究室裡面...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9 次查看
0 則留言


力躍運動,你要運動 採訪老年所 陳良進
用心、用行動關懷社會 陳良進大學時就讀的是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運動保健系。「通常我們畢業的走向大概會是健身房、俱樂部的教練,或是訓練專項運動員。因為之前在實習的關係我有在復健科跟安養院工作過,那時我就覺得,如果我能用我的所學幫助這些高齡者,讓他們平常培養運動的習慣,好像會比他...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 次查看
0 則留言


跨越「老」的想像 採訪不分系陳子涵
「許多人或許都曾像我一樣,覺得老人家可能難溝通,很固執,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修課的關係,我得到很多忘年之交。」現在就讀不分系大四的陳子涵,在大二時選擇進入不分系,為了成為「最熟悉高齡議題的大學生」。曾修習老化與生活跨領域學分學程及老年學研究所課程,在製作第一個不分系的專題時...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62 次查看
0 則留言


建築屬於我自己的有理有據 採訪建築系 王羿霖
「建築系裡每一個老師都說:建築的每一部分都需要有理有據。然而甚麼是真正的有理有據,我從大一到現在就讀建築所都仍在摸索。但我已經可以說出,身為一個整合建築的人,需要具備哪些特點了。」 王羿霖是現在就讀成大建築所的學生,一個臉上總是有著神色俏皮的活潑大男孩。一旦開始分享自己的故...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11 次查看
0 則留言


I G E M的傳承者 採訪物理系 黃胤鈞
因緣際會下好友的推薦 2016 iGEM 亞洲太平洋地區交流會,首次在台南成功大學由 iGEM NCKU Tainan 承辦。這是一個由美國MIT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以往皆由北台灣學校組隊參賽,而 2016...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從服務到跨域 採訪政治系謝念澄
撰文:張翠文 跨越的契機 微冷的早晨中,念澄踏著有些急促的步伐到了咖啡廳二樓,笑著跟我們打招呼。當我們問起念澄為何會選擇修習學校所開設的「無障礙智慧生活環境課程」時,念澄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們:其實是因為家中長輩有相關的需求,才讓他興起想要選修這堂課的念頭。「無障礙智慧生活...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60 次查看
0 則留言

肯定自己,跨出限制 採訪土木系潘怡蓁
撰文:張翠文 邁出腳步,在地實踐 週五的早上,怡蓁沿著台階徐徐地走上來,對我們展顏一笑、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笑起來十分有感染力的怡蓁,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中也是這樣感染著身邊的伙伴。怡蓁曾修習過由中文系林朝成教授所開設的選修課程——「里山里海的方案規劃與實踐」,我們好奇地詢問...
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4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