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轉彎並非繞路 採訪中文系賴威錡

已更新:2021年10月19日

                      撰文:張翠文

由「不同」交織而成的道路



中文系、IBM實習和應用數據科學碩士,看來領域相差甚多,卻在威錡身上有了交集。大學時期就讀中文系的威錡向我們說,最初他想要讀的科系並非中文,而是從醫學、商科最後兜兜轉轉才到了中文系,在科系選擇的轉換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是與家庭的爭吵與革命,然而面對這種狀況,威錡很確定自己無論讀什麼科系,都會邁向成功。提到選擇就讀中文系,威錡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決定,雖然中文系常常被社會貼上「無用」的標籤,但在中文系透過大量深入文本及閱讀,進而使他開啟自我探究、自我對話的過程,讓威錡更能體會他人所感且更加了解自己,這過程使他更確立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並且知道要如何在焦慮的世界中自處,甚至是以溫柔的方式去看待這世界。

威錡向我們說:「這樣的技能早已不是對工作有沒有用能夠概括的了,甚至是『大用』,一生受益匪淺」從高中申請學貸及打工,到現在即將前往密西根大學就讀應用數據科學碩士,沿途走來磕磕碰碰,但途中也遇到許多貴人的幫助,威錡很感謝學校的成功深耕扶助計畫提供機會讓他學習,他也期許自己「能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回饋這份愛,並將其發揚光大。」


誤打誤撞的旅程


為何會到IBM實習?威錡坦言這是誤打誤撞卻也是命中注定,一開始他十分猶豫要不要去,一方面當初幾乎已經決定要去江蘇崑山的中國工商銀行做產品經理實習生,卻在最後關頭收到IBM的面試邀請,另一方面,威錡的積蓄在幾次的交通奔波中已經見底了,當中還包含了去香港實習的開銷,雖然遇到這樣的窘境,但是威錡心中仍隱隱覺得自己應該要去試一把,讓這件事有個完美的收尾,而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威錡也益發了解其文化、架構與價值理念,內心確定這就是他想要的,很幸運地是,他在面試完隔天就收到了錄取通知。

在實習期間,威錡擔任商業顧問實習生,被分到AI Chatbot組,第一個專案是協助客戶做聊天機器人的測試,並設計多個情景任務和調查問卷給予受試者,另一個專案則有mentor指導,學習IBM的人工智慧系統Watson的核心技術,實際建造聊天機器人,最後團隊主管甚至直接讓威錡他們在客戶(一位總經理級、數位經理級和IT人員)面前演示成果,威錡向我們說,這段經歷想想就像夢一樣,他很感謝主管的信任、願意授權給他們甚至讓他們在客戶面前報告成果。

在Coursera上的課程,威錡也完全不設限,包含商業分析、金融知識、個人發展、程式語言、生醫科技甚至占星學等,無所不包。「地球是圓的,世界是平的」Coursera可以讓每個人用划算的價格上遍全世界各頂尖大學的課程,完成後還可以拿到證書,威錡認為這些改變了他的一生。在實習完之後,威錡也更確定自己要在IT領域深耕,在Coursera修習的課程使他有基礎的AI、數據科學背景知識對未來想要走這個方向是非常有幫助的,甚至是必須的能力。一路走到申請上密西根大學,威錡向我們說:「一切看似順風順水,更我更認為是厚積薄發。」



所有可能都不會缺席


「你是誰,遠比你做甚麼還重要。」威錡認為比起問自己要做什麼工作,他更傾向問自己能為社會帶來什麼貢獻,威錡認為,人本身就是需要跨領域的,誇領域跟專業並不衝突,甚至某一領域的頂尖專家,往往都是跨領域的人才,威錡覺得更根本要改變的並非體制,而是人心,要先摒棄文組、理組或是領域分科的思維,因為在這些思維之前──大家都是人,不能因為這些理由停止自己向前探索的腳步。回首這些過往,威錡對我們說:「原本想走的路,看似都被堵死了,但真的會有那扇窗、真的會有出口,沒有看見只是因為你停下了。最後還是想跟大家勉勵:一切的解答、助力、正確的行動和資源,都會在對的時機到來,急也沒用,既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我們只要學著順應生命之流,構築願景、活在當下、活出真我就可以了,也只能如此。」最後,威錡以一句話與眾人共勉。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Steve Jobs

12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