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肯定自己,跨出限制 採訪土木系潘怡蓁

已更新:2021年10月19日

                                  撰文:張翠文

邁出腳步,在地實踐

週五的早上,怡蓁沿著台階徐徐地走上來,對我們展顏一笑、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笑起來十分有感染力的怡蓁,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中也是這樣感染著身邊的伙伴。怡蓁曾修習過由中文系林朝成教授所開設的選修課程——「里山里海的方案規劃與實踐」,我們好奇地詢問,為何身為土木系學生的怡蓁,會對這堂乍看之下與土木毫無關聯的課有興趣?怡蓁告訴我們,一開始選修這堂課,是因為本身就對環境議題很感興趣;之所以選擇就讀土木系,有部分的理由也是因為土木與環境工程有關。「里山里海的方案規劃與實踐」觸及食農教育等環境議題,這讓怡蓁對這堂課起了興趣。問起怡蓁在這堂課當中完成了什麼,怡蓁告訴我們:當時候主要的工作場域是玉井,他們在玉井採訪當地小農、研究友善農業對於環境的影響,除此之外,亦到大光國小進行食農教育——與國小生一同種植蔬菜,最後還將種出來的蔬菜煮成火鍋一同享用——讓小朋友瞭解農作物從生長到端上餐桌的過程,希望小朋友可以更珍惜得來不易的食物。



在聽到這些分享後,不禁想問怡蓁,這堂課帶給她的,和她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所體悟到的心得有何不同?怡蓁不加思索地說:「文學院與工學院的差別是:工學院的思考模式偏向『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使用的方法較理性也需要較多分析。可是文學院則傾向『實踐』,親身去挖掘問題所在,接著思考如何解決。」對怡蓁來說,這堂課帶給她的,是在自己所屬的專業領域中體會不到的另一種思考路徑,既新奇又令人著迷。而怡蓁在這堂課的身分也經歷了一些轉變——從大二的修課學生,變成課程助教——問起這當中的差別,怡蓁沉思了一陣子後說:「最大的不同就是,身為助教需要去引導學生思考、發想。」在聽完這些分享後,我們好奇地追問,為何怡蓁會想要在修課過後回去擔任助教,怡蓁給我們的理由很簡單也很純粹:「因為很喜歡這堂課也很喜歡課程的籌備人員,所以想要回去為課堂貢獻心力!」一場旅程,從喜歡與興趣而起。

肯定自己,才能勇於跨出界限


「肯定自己並且去完善自我價值。」在分享了她的經歷之後,怡蓁對我們說,她覺得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件事情:因為只有當你自己肯定自己,才能夠知道自己的價值與目標。而體悟到這件事情的怡蓁,也在這樣的想法之下做了很多跨領域嘗試。如:在大三時擔任學生會外交部部長,舉辦了許多國際交流的講座與活動、以學生會的身分為國際生爭取權益、舉辦「世界咖啡館」讓各地學生能夠討論各種議題,這些經驗的累積都是怡蓁成長的養分。問起怡蓁為何會想接下學生會外交部部長這個職位,怡蓁說當時候並沒有太多猶豫,單純認為自己能夠接受挑戰就接下此一職位。就是這樣的勇氣與肯定自己的信心,才讓怡蓁能夠接受種種看似並不相關的跨領域活動所帶來的挑戰。



然而怡蓁豐富的課外經驗並非是到大學才開始的,怡蓁在高中的時候就曾在各個不同的基金會擔任志工,也因為這些經驗讓她瞭解世界有多大,除了讀書以外還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嘗試!而這些經歷也都連結著怡蓁往後的學習歷程。高中的多方體驗讓怡蓁就算上了大學也依然積極參加各式活動,從合唱團到學生會,彼此看似並不相關,卻造就了現在的她。而會想擔任學生會外交部部長跟課程助教,也是因為想要「分享」的心情,希望自己帶著大家一起向前邁進。對怡蓁來說,這些經歷最大的價值,並不是可以在未來獲得什麼利益,而是對自己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怡蓁認為,應該要趁年輕的時候多看外面的世界,才能藉此拓展自己的格局,也能夠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肯定自己,讓自己即使被外界懷疑也能夠不受影響,堅持自己的信念。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