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習抱持熱誠,不忘自己多方探索的初衷
心婕在高中的時候就對跨領域的學習充滿好奇與興趣。高中時,心婕就參加過各式各樣的活動,像是生物學科能力競賽、全國太空達人競賽等等。她曾經到休士頓參加一個為期兩個禮拜的太空營隊,那段期間去參觀了NASA,看到許多的太空人、工程師,以及所有為了火星計畫而努力的人。受到了這樣的感動與啟發,回國之後,心婕參加了全國太空達人競賽,並且獲得首獎,也因此獲得去空軍基地參觀衛星發射的機會。心婕分享到,她很喜歡這樣子的體驗。對她來說,跨領域是多方面的學習,不只是把自己圈在一個小小的知識範圍,而是對任何東西都有興趣,隨時都抱持著open-minded 的態度。在選取大學志願時,心婕曾在醫學與電機之間猶豫,雖然後來選擇念醫學,但對心婕來說,這不表示必須要放棄學習其他領域的機會,反而更加積極主動尋找更多探索的管道。
在心婕大一時,成大 iGEM 2018 在出國比賽前舉辦成果發表會。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英語: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級的合成生物學競賽。這項競賽由麻省理工學院於2004年首創,目的是培養合成生物學人才,促進各國大學生在該領域的學習、交流與合作。聽完成果發表會,心婕對這個競賽非常感興趣,因此後來就報名參加了iGEM 2019的招募活動,也順利的通過甄選入選成為2019的團隊成員。她說:「我其實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特別厲害的部分,因為像我們那屆就有非常多的外籍生,有從馬來西亞、從印尼來的,所以我的英文能力雖然還可以,但是跟這些外籍生比起來好像又沒有說特別突出;生物方面的能力也比不上生科系、生技系的同學,畢竟這是他們的專業領域;理工方面的能力似乎也比不上電機系、環工系的同學。但是如果要說我有什麼特質,大概就是我每個都會一點點,所以團隊要我做什麼,我大概都會,溝通上也比較聽得懂別人在說什麼,能比較快進入狀況。
永遠不要覺得已經夠了,
當這樣想的時候,往往就會止步不前了。
心婕所屬的團隊主要想透過基因工程來解決慢性腎臟病的問題。因為台灣是洗腎王國,因此團隊成員想藉由這個研究機會來試試看能不能想出什麼樣的新方法來改善這個狀況。他們以慢性腎臟病(CKD)為題,將隊名命名為「Oh My Gut」,赴美國波士頓參加2019年「iGEM合成生物學競賽」,經過了一年的努力(可以說明的具體一點,例如遇到的困難、結果等等),他們最後在三百多個國際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大學生組全球冠軍。心婕分享到,她覺得團隊能夠成功的關鍵有兩個:第一,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夠多了。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每個細節,努力做到最好。
接近比賽的時候,團隊將演講稿修改調整了一次又一次,簡報也一頁一頁審視,為的就是在最後的報告中能夠將一年來的所有成果好好的展現出來。第二點,是要和別人有所區隔、走出自己的風格。團隊的報告跟其他人比起來最大的差別在於報告方式,團隊的報告屏棄傳統制式而刻板的模式,透過靈活的戲劇來呈現,同時也去思考聽眾想要聽什麼樣的內容、能不能聽懂、會不會感興趣。
心婕說,在比賽的這一年中,最大的收穫就是能夠結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在這同時,也透過其他不同領域的同學學會很多以前不會的技能,例如寫程式,寫網頁、如何找資料等等。她也感謝醫學院的腎臟科醫師(名字)願意給團隊很多的協助以及指導,也讓團隊能夠參觀洗腎中心,工學院提供的許多資源,包含出借實驗器材等等,對團隊來說也都是很大的幫助。最後心婕分享到,她認為成功還有一項很重要的特質,那就是自動自發。保持求知若渴的精神,不要過於依賴以前成功的人,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