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機器人服務系統設計實作課程
成大資訊工程學系要求每位學生在畢業之前都需要完成一個資訊專題。學生們在大三下必須加入實驗室與教授合作,利用在大一、大二,和大三上學期修習的資訊領域專業知識以及軟、硬體程式能力,動手實作一個資訊小系統或小模組,孟純也不例外。在實驗室教授建議下,她選了一門三系合開的專題課「陪伴機器人服務系統設計實作課程」,課堂中與工科系、工設系合作開發出一台以講台語為特色的陪伴機器人,目的是利用機器人代替孫子的存在,解決少子化造成的獨居老人問題。
這台機器人不只是孟純的畢業專題,更是她跨領域學習的起點。課堂一開始,大家的想法只是想單純的分工合作,像通識課一樣完成報告——資訊系的同學負責軟體、韌體,工科系負責硬體,工設系則進行美術設計的工作,然而這個看似完美的分工背後其實隱藏很多跨領域合作會遇到的困難,例如資訊系寫的程式希望讓機器人大部分的關節可以動,但因為技術和時間的問題工科系做出來的機器人只有一兩個可動關節;工設系也會懷疑為什麼他們想要的功能會寫不出來、做不出來;工科系會覺得工設系的機器人設計少了一點科技感不符合他們對機器人的期待,大家對不同領域都有不同的誤解,甚至是一些天馬行空的幻想,所以剛開始開會討論時常常吵架。然而在溝通磨合之後,他們試著了解彼此的專業,對彼此也有了更多的體諒,只要是能力所及範圍內就會互相幫忙、一起學習,不分領域。最後才能成功將機器人開發出來,並且得到南科機器人競賽第二名。這樣的跨領域學習及合作經驗也影響了日後孟純在碩士班做的研究。
神經回饋訓練系統
碩士班就讀醫資所的孟純,將資訊與醫療照護結合,開發出神經回饋訓練系統。該系統目的是利用非藥物的方式來治療失眠。由於人類必須在達到一定的放鬆程度後才能進入睡眠,系統會透過監測使用者的腦波得知當時的放鬆程度,在過度緊張的時候系統會回傳視覺回饋,讓使用者透過冥想的方式放鬆心情。過程中,孟純跟心理系的蕭富仁教授合作,由心理系的同學負責使用者的腦波分析實驗以及提供關於冥想放鬆的心理專業,她則是利用程式演算法將複雜的腦波訊號具現化。成功開發後的神經回饋訓練系統更被實際應用到臨床上,成大醫院的精神科患者在使用抗憂鬱的藥物沒有顯著效果後,醫生會建議使用神經回饋訓練系統來進行治療,結果顯示使用後有八成五的患者有所好轉。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
現在孟純以神經回饋訓練系統為基礎,投入科技部舉辦的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這是一個同時兼具成果發表以及行銷學習的新創比賽。比賽過程中參加者除了將自己的產品報告給民眾、投資方、教授等不同對象之外,還會有業界的前輩來授課,給與參加者如何招募資金、產品設計等建議。孟純在一百四十組參加隊伍中脫穎而出,擊敗數隊以博士班或是業界老闆所組成的強隊,一路挺進二十強。雖然沒有贏得最後的獎金,但在比賽中學到如何在面對不同的對象時提供不同切入點的行銷技巧,這種跨領域學習經驗非常難能可貴,是在學校的專業課程中無法學習到的。
未來展望,給弟妹們的建議
「對不同領域難免有不同的誤解,但只要好好靜下心來溝通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解決的,別人的優點可以幫助你的缺點,你的技術也可以彌補他們。」這是孟純在訪談結束前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跨領域學習可以擴展視野、跳脫形式學習、整合知識、認識並且解決問題。視界廣了,我們的世界也就不同了,每個人都可以跨領域學習,唯有在與其他領域合作過,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有多大,可以學的還有這麼多。
Comments